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版)》和相关政策文件,广东省体育新课标培训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等政策文件精神,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版)》,旨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实际。
2. 开齐开足体育课:
广东省要求中小学校体育课每周开课课时至少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小学一二年级4节,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3节,高中一到三年级2节。其中1节体育课可用于学校体育传统或特色项目教学。
3. 跨学科主题学习: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大课程内容。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运动项目课程内容。
4.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强化育人导向,优化内容结构,研制学业标准,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5. 新兴体育类运动:
新课标中特别提到,新兴体育类运动如小轮车、轮滑、攀岩、登山等项目,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这些运动项目课程内容。
6.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包括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落实体育教师待遇、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整合社会体育资源等内容。
7.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要求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切实保障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推进落实中小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
这些措施和指导意见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广东省体育新课标培训重点解析
阳光明媚的午后,广东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暨荔湾区全员体育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在广州市美华中学拉开帷幕。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教学盛宴,更是一次对体育新课标的深入解读和实践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活动,探寻广东省体育新课标培训的重点所在。
一、新课标引领,深化相长助力课堂
在本次培训中,广州市美华中学的颜加胜、龙启东老师带来了两节高质量的课例。他们从课的设计开始,认真落实《新课标》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将课的结构化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及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完美呈现。这无疑为在场的听课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大家对体育教师的教书育人、体育品德传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赛评一体化,提升学生技能
荔湾区全员体育团队骨干教师广州市美华中学王波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他提出,新课标的学练赛的赛没有在每个教学的环节里真正体现出来。他建议利用游戏、比赛等形式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技能。这一观点得到了现场教师们的一致认同。
三、鼓励激励,激发学习兴趣
邓泽老师对课例的点评则更加细致。他建议教师多以鼓励、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关注练习过程中的场地合理利用以及分组练习的组别合理化。这些观点都得到了现场教师们的一致认同。
四、荔湾区全员体育工作分享
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车纯老师对荔湾区全员体育工作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从学校体育工作、体育国测落实工作、全员体育工作三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表示,荔湾对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将继续带领年轻一代的体育教师们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把《新课标》落实到实处。
五、搭建交流平台,指明前进方向
本次高质量课堂研讨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教师团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体育课的探索之路还很长,老师们定将全力以赴,不断前行,不断实践,让教学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总的来说,广东省体育新课标培训重点在于深化相长助力课堂,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技能。同时,荔湾区全员体育工作的经验分享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相信在全体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的体育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国热线:184-8750-5406
座机:0734-19653528
邮箱:B7q4sk3r@aliyun.com
总部地址:四川省石拐区江湾路363号
MK体育官方公众号
MK体育家长在线
均瑶医疗成员机构
PECS中国区教学示范基地
中国康复医学会高级会员单位
中国社会企业认证“金牌社企
残联定点康复机构(部分服务中心)
Copyright ©2015-2025 MK体育,MK体育APP,MK体育APP下载,MK体育注册,MK体育旧版,MK体育Android下载,MK体育官方,MK体育在线入口,MK体育信誉网站,MK体育手机APP,MK体育网游 版权所有 川ICP备2023053097号